
太陽能電廠如何運作?簡單 5 個基本組成,讓你不懂也難
太陽能電廠目前在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和規模,如何運作與他們是使用什麼技術有關。太陽能發電廠是指將太陽光直接(太陽光)或間接(太陽光熱)轉化為電能的設施。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們將帶您簡單、快速的看看台灣最常見的的太陽能電廠如何運作。
台灣最常見的太陽能板發電廠,聽我娓娓道來
太陽能板發電廠使用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(又稱PV),直接將陽光轉換成可用的電力,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技術,你的鄰居的屋頂可能就有幾片。
太陽能板目前以發展成許多不同的形式,在台灣常見的太陽能板發電是由矽基光電板組成,這種發電的方式所產生的電能通常可以直接輸入至台電的電網當中,提供附近的居民使用。
太陽能板發電廠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組成部分:
太陽能板會將陽光轉化為有用的電能,他們一般會產生高達 1500v 的直流電流。
太陽能電廠會需要「逆變器」將直流電轉為交流電。
需要遠端監控系統來監控和管理發電狀況。
發出的電回直接連到國家的外部電網。
如果電廠發電量超過 500kW,通常也會使用升壓式變壓器。
太陽能發電廠如何運作?
大多數的太陽能板由半導體材質製成,當陽光的光子擊中半導體材料時,就會產生自由電子,這些電子可以通過材料產成直接的電流。物理學中稱為「光效應」但是直流電需要透過逆變器轉換成交流電,才能直接使用或併入電網。
(圖:太陽能板成分比例)
光電板不同於其他太陽能發電廠,因為他們直接使用光電,而不需要透過其他設備或轉換的過程。例如,在太陽能熱電廠。需要像水這樣的液體導熱。太陽能板不用集中能量,他們只是將光子轉換成電能,然後傳輸到其他地方。
(圖:太陽能電廠運作示意圖)
下次經過太陽能電廠,不妨停下來看看有沒有以上所說的基本組成?如果鄰居家屋頂有,就問問能不能串個門子吧~
參考文章:https://bit.ly/373sdA7(How Does a Solar Power Plant Work?)